尿路结石早预防,基因揭密不慌张


作者:得利富(厦门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14

三年前,36 岁的陈小姐第一次在凌晨被腰痛痛醒,疼痛像一把刀从背部一路划到下腹,还伴随血尿与恶心。

急诊检查显示,她罹患左侧输尿管结石。那时她以为是饮水不够加上夏天炎热大量排汗、所以尿液过少导致的。

依照医嘱排石后就没再多想。直到去年,她又因同样的症状住院,这次结石竟同时出现在双肾与输尿管。

医师建议她进行代谢与基因检测,结果显示带有与钙、磷代谢及肾脏矿物质沉积相关的变异,包括 CLDN14 与 SPP1。

这些基因会影响肾脏对钙离子的再吸收与晶体抑制能力,使结石更易形成。幸好提早发现,医师为她量身调整了饮食、补水及预防性药物,至今没有再复发。

✔️尿路结石,不只是水喝太少

尿路结石是肾脏、输尿管或膀胱中形成的硬块,常见成分有草酸钙、磷酸钙、尿酸等。

高风险来源包括:

• 水分摄取不足

• 高盐高蛋白饮食

• 代谢症候群、肥胖

• 遗传因素

对部分患者而言,结石并非单纯的生活习惯问题,而是先天基因就让体内矿物质平衡更容易失控。

与尿路结石风险高度相关的基因包括:

• ALPL、PTH、CALCR、KL:参与钙磷代谢及骨矿化,异常可能导致尿钙增高、结石形成率上升

• CLDN14、SPP1、WDR72:影响肾脏钙离子通道与晶体抑制蛋白,异常会降低防止结晶沉积的能力

• GCKR、MGP:涉及葡萄糖及钙盐代谢,变异会改变尿液成分平衡

• CD44、PLAU:参与肾脏组织修复与细胞外基质降解,功能异常可能让微小结晶更容易聚集

• F2:与血液凝固相关,部分变异可能影响尿路微环境,间接促进结石形成

这些基因的变异会在体内制造出「易结晶环境」,即使饮食控制严格,仍可能反复发作。

✔️反复结石的长期影响

一次结石可能只是偶发事件,但反复发作的结石会造成:

• 肾脏慢性发炎、水肾症(肾盂和肾盏因尿液积聚而膨胀),甚至引发严重的肾脏病

• 尿酸型结石患者若合并高尿酸血症,还会增加痛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

• 长期下来,不仅生活质量下降,医疗负担也会增加

✔️基因检测,为预防与治疗加上精准导航

通过一次抽血或口腔拭子检测与结石高风险相关的基因,医师能更精准地:

1. 判断患者是否有钙、磷或其他矿物质代谢异常的体质

2. 制定个性化饮食策略,如钙与草酸摄取比例、蛋白质与钠的限制

3. 决定是否需长期药物预防,例如降尿钙或调整尿液酸碱值

4. 安排更密集的影像及尿液监测,及早处理无症状结石

提早知道,才能避免痛到翻滚的那一天。对于像陈小姐这样的高风险族群,基因检测让她在第二次发作后,就不再只是「多喝水」这样的笼统建议,而是有了科学依据的行动方案。

结石虽然常见,但疼痛与后遗症都不容小觑。透过基因检测,我们可以把未知的体质变成可预防、可管理的风险,让结石不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。

※本资料仅供健康教育与知识分享之用,非为特定疗效之保证。请洽询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与诊治。

参考资料:

•NIH –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CLDN14 (rs219780) and ALP (rs1256328) genes are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nephrolithiasis in Egyptian children

•Nature Communications – Common and rare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kidney stones and biochemical traits

•NIH – Association study of CLDN14 variations in patients with kidney stones

地址

得利富(厦门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中国厦门湖里区殿前街道港中路1740号
电话:0592-3750751
传真:0592-3503471
版权

Copyright © 得利富(厦门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1885号
闽ICP备2020021858号-1
宗旨

严格的标准是我们的纲常
无瑕的质量是我们的尊严
感动的服务是我们的目标